【喜讯】北林苑多项目获深圳市第十九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2022-03-04

近日,深圳市第十九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北林苑在此次评选活动中取得喜人成绩,共6个项目获奖,其中其它专项规划类有1个项目获一等奖,3个项目获二等奖,2个项目获三等奖。




一等奖

 

图为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由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提供


深圳作为世界城市化增速和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湿地生态系统明显退化。

 

本着编制“能用、好用、管用”的规划原则,本规划主要开展四方面工作:一是明确湿地资源保护为主的重要地位;二是根据各类湿地资源的分布及生态状况,建立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措施体系;三是面向重要湿地和其它严重受威胁湿地,建立湿地保护修复重点工程;四是确立各级湿地公园建设目标,初步建立湿地分级保护体系,为后续湿地资源保护树立示范。

 

本规划首次分类分级明确了深圳市湿地资源保护修复最为迫切的任务、对象和实施主体,并分类制定了一批重点工程和实施措施。规划全面提高了深圳市湿地保护和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规划确立了“以湿地公园主体”的湿地资源保护修复体系,符合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的最新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伴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一批管理机构、监测体系的形成,规划的各类措施都有了明确的落实主体,可实施性强。

 

 


二等奖

 

 

三亚是我国特色鲜明的热带海滨城市,总面积1919.6平方公里,2015年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292个地级市中唯一的“双城”“双修”综合试点城市,2016年入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6年9月,《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基于以上背景,在系统评估上版绿地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新的机遇与挑战,依据最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修编三亚市绿地系统规划。
基于对三亚市各类资源的详细本底调查,以“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公园城市”为规划策略,充分依托三亚市“指状生长、山海相连”自然生态肌理,规划山海环绕、蓝绿交融的绿色生态网络,形成“城在林中,居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优质空间环境,将三亚打造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世界一流的热带滨海花园城市。

1. 本规划是最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重要实践。规划采用最新的绿地分类,对五大类绿地进行全域统筹,构建起城乡一体的绿地体系。同时规划重点强化了市域层次、区域绿地及海洋海岸带等内容的规划,为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及城乡、陆海“全域生态空间”统筹管控创造良好基础。


2. 规划强调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结合三亚市“双修”、“海绵城市”等试点契机,规划从生态控制线的划定、生态廊道规划、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物种及基因多样性保护规划等方面,多维度加强三亚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 规划融入公园城市理念。规划以“在公园里建城市”为发展思路,以绿色廊道为网络骨架,融入微绿地包围理念,构建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的公园体系,使老百姓真正实现一出家门就进公园的愿景。


4. 规划充分彰显三亚城市特色。规划以全域大景区为理念,通过陆海生态景观资源统筹、滨海城市景观风貌控制、热带滨海特色植物景观规划、重点旅游廊道打造等措施,充分彰显三亚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特色。


该规划是三亚市新时期城乡绿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三亚“双城”“双修”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最新国家标准的重要实践。
依据该规划,三亚市稳步有序推进以三亚国家级海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大东海火岭猕猴保护区、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等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以红树林公园、东岸湿地公园和抱坡溪湿地公园等为代表的城市公园建设,以及以凤凰路、亚龙湾第二通道、三亚湾路等为代表的的主要道路绿化提升等诸多项目的落地实施,同时也是正在编制中的《三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重要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之一。



佛山市顺德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曲艺之乡、中华花木之乡、中国家电之乡、岭南水乡等文化称号,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环境高质量发展背景,为改变顺德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现状,急需加快推进全区绿地资源的整合和城市绿地建设的统筹工作。范围涉及整个顺德行政辖区,包括4个街道、6个镇和205个村及社区,总面积约806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蓝绿交织公园之城,健康活力岭南水乡”的理念,将“水乡+公园”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总体目标,突出“公园城市”营建理念,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主题突出、艺术鲜活、文化丰盈的总体绿地系统布局,最终实现“佛山绿地景观高质量建设示范区和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绿地景观环境”目标。

 

1.国土空间规划阶段对绿地系统优先进行梳理,对三区三线划定有参考意义

以“增绿筑园、挖潜建绿”为策略。基于遥感及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生态评估与综合分析,调研绿地存量,根据生态、公园及乡村绿地边界构建满足绿地发展需求的城乡绿地系统。


2.基于“公园城市”理念构建的城乡公园体

恢复城市公园的活力和活跃城市景观,优化多功能、绿色休闲的城市空间及基础设施,増进城市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启动和激发社区共建更加绿色的花园城区。以“提质优化、生态营城”为策略提升绿地品质服务,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进园的建设目标,完善绿地系统建设专项规划需求,优化绿地布局。


3.结合顺德水韵凤城定位提出城水相依、以水兴城的规划理念

顺德自古以来是著名的岭南水乡核心区,水既是生态基底也是重要的绿地景观特色。以“水乡特色、主题突出“为策略,以蓝绿共融成网为核心,突出以水为脉络、以绿为基底、突显文化的镇街特色、路景特色和村品特色。


4.实现顺德区绿地生态空间的首次整合、统筹与分区建设指引

以“统筹管理、分区建设”为策略,总体实现“一张图规划”加强绿地建设统筹与有效管理,近期绿地实现“一手册指引”制定建设任务计划与镇街行动指引,以各镇街分区实施的规划策略,实现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的结合

 


佛山植物园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规划范围约103 公顷,本次规划基于多重用地统筹,从总体定位、空间布局、建设规划、发展规划层面,为佛山植物园未来的建设发展奠定了格局和路线。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标国际现代植物园发展、依托佛山地域文化、结合场地现有资源,本次规划明确佛山植物园总体定位为:以山茶科植物收集展示和研发应用为特色、以植物展示和科学教育为亮点的城市综合型植物园,成为佛山绿色生态新名片、粤港澳生态新地标。


依托现状资源,规划提出一心、一脉、一环、六区的整体空间格局,设置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规划有14个植物专类园,新建建筑约1.8万平方米,其中以自然教育中心、科研中心、茶花文化馆作为植物园科研科普的主要载体。本次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专类园系统、交通系统、植物、建筑、游憩与服务系统、安全及配套设施系统等建设规划,以及科研与科普教育、实施保障机制等发展规划,对重点区域进行概念设计,同时开展4个专题研究作为总体规划的补充。


1.规划最大限度保留利用现状植物资源本底。

2.规划促进“植物的回归”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3.规划提升茶花学术研究新高度。

4.植物园成为佛山生态文明教育排头兵

 

佛山植物园总体规划意义重大,它填补了佛山绿地系统专类公园中的一个空白,同时作为全市重点建设的18个千亩以上城市生态绿心群之一,有效支撑了佛山市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工作。未来,佛山植物园将成为佛山生态文明建设典范,是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单位,城市文化品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窗口。规划批复后,随着工程实施,佛山植物园将打造成为集自然科普教育、植物保育研究、特色主题景观、浓郁文化韵味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型植物园,构建一个植物文化展示和体验的“活的博物馆”。




三等奖

 

 

本次规划以岳阳市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提出“行走‘江湖’•揽胜‘巴陵’”的总体规划定位,结合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功能活动、人居功能等多方面策略,构建“一横三纵十环”的绿道网络、四条区域主题绿道以及七个城区城市绿道子网络体系,串联城市内外公园绿地、风景名胜区等游憩空间,形成以区域绿道为骨干、城市绿道为支撑、社区绿道和郊野绿道为补充,结构合理、衔接有序、连通便捷且配套完善的绿道网络系统。

 

1. 总体布局层面,在综合分析岳阳市山水资源特征、历史人文资源、生态敏感性和城市建设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一横三纵十环”的绿道系统网络结构;

 

2. 分级绿道规划层面,岳阳市城市绿道系统分为区域绿道(391km)、城市绿(866km)和社区绿道(1542km)三个层级,区域绿道共4条,分别对应总体布局中的“一横三纵”结构,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以区域绿道为骨架,向周边城市和自然地带延伸;

 

3. 各城区绿道规划层面,在总体布局和区域绿道规划基础上,在各城区内部分别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城市绿道-社区绿道规划,形成岳阳楼区、南湖新区、经开区、君山-华容片区、云溪区和城陵矶新港区、临湘市、岳阳县等七个城区绿道子系统规划,使各城区得到相互连接的同时,也能拥有更加多样、完善的城区绿道网络。

 

除上述总体规划部分外,还包括绿廊系统、绿道游径系统、绿化、配套设施等各类专项配套规划。


该规划在规划分析过程中针对岳阳市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开源数据等方式获取岳阳市人流活动热力分布、山水资源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借助GIS10.2软件平台进行矢量化处理和叠加分析,得到规划区域内生态敏感性和建设适宜性分布,形成适用于岳阳市的空间评价结论;将人流活动热力分析纳入到绿道网络规划体系中,丰富绿道规划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基于文化、生态、游憩等多个导向对岳阳市绿道网络建设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导向设置的绿道体验也在不同级别、类别绿道体系内得到差异化体现。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西部汇水区域,境内水系发达,有沂河、沭河、中运河、滨海四大水系,生态环境良好。

 

规划范围汤河北起葛岸线南至沭河汇合口,全长约47.5公里,两岸坝顶路以内河流廊道的蓝线面积约15平方公里;沭河北起日兰高速南至分沂入沭水道,全长约85.5公里,两岸坝顶路以内河流廊道的蓝线面积约85平方公里。


规划以临沂地理水文特征为意向,旨在延续临沂周边山水林田湖的生态基底,留存水网交织的场地肌理,强化鲁南本土景观特质;以临沂国际生态城为依托,打造城市中心及郊野滨水生态区域,水城融合,功能共享,激活城市新形象;以琅琊文化、儒家文明为内核,重塑汤沭河生态廊道历史文脉,展现城市文化底蕴,打造临沂国际生态城的生命之河。以汤沭河廊道生态修复为基础,通过十大组团以及汤沭河生态廊道一体化,打造组团绿地公园系统导向,建立汤沭河生态廊道游憩体系,构建水城人居新范式,推动临沂市中心城区的绿心东进步伐,助力临沂迈入两河时代。